|
日据时期的北京老地图(二)发表时间:2019-06-30 11:40 日据时期的北京老地图(二) ——最新北京市街地图 《最新北京市街地图(附四郊·天津附近地图)》,东京アトラス(阿特拉斯)社昭和14年(1939年)7月订正三版发行,时局地图普及会编著,森芳雄制图及雕版。地图呈四开双面,正面为彩色套印的“北京市街地图”,范围亦限于北京老城区(内外城),比例尺一万五千分之一。下方另附有“北京电车系统略图”和“北京公共汽车(バス)系统略图”,以及日文的北京风光名胜简介(北京史迹名所案内)。背面则是单色蓝印的“北京附近详图”(比例尺1:4.5万,即北京东西南北四郊区)和“北京·天津附近地图”(比例尺1:100万,位于左下方)。 图中城市分区按传统的内六区和外五区标注,东交民巷使馆区标注为“各国大使馆”。主要的名胜古迹则用红色大圆点醒目表示,电车线路及各换乘站点亦用红色字体标示。幅面整体清晰美观,层次分明,刻绘精审,且出自于日本制图名家之手,不失为北京老地图中的上乘之作。 1938年,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下设的建设总署(1943年改称工务总署)在日本人佐藤俊久、山崎桂一的主持下编制了《北京都市建设计划要案》(后扩充为《北京都市计划大纲》,1941年正式公布实施),开始了对北京市政建设的一次规模较大的规划和改造。 《北京都市计划大纲》将北京市的规划范围框定为,“以正阳门为中心,东西北三面各约三十公里,南约二十公里,即东至通州迤东五公里,南至南苑土垒之南界,西南至良乡附近,西至永定河迤西六公里,西北至沙河镇,北至汤山,东北包括孙河镇”。北京东、西郊则分别设立新市区。人口预计在二十年内将从约150万增长到250万(含通州)。 对于北京老城(内外城)的规划,“计划大纲”以原有城市格局基本不变为原则,进行较为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即“为街市之保安、卫生、居住安宁、商业便利,及增进工业能率计,应尊重旧街市之状况,并考察将来都市发展之倾向,在街市计划地域内,就专用居住、商业、混合、工业各用途实施分区制”。例如高级住宅区规划于内城西单、东四、王府井等主要街道沿线;商住混合区包括朝外、崇外、前门大街等;集团商业区位于西河沿、前门大街、天桥一带;美观地区涵盖长安街、天安门前、前门大街、王府井大街、东、西安门大街等地;另外故宫周边则作为风景地区加以保护。 “计划大纲”的这一构想在该图中多少也有所体现,编者在城内多处标出了“商店有望地”的字样,“有望地”也就是有开发前景的地段,例如在珠市口、东单、西单等等,皆被视为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黄金地段。此外,在内四区标注了“日本人商店街”,外四区标注了“日本人住宅适地”等。由于旧城改造所需的巨额费用,再加上后期侵略者不断扩大战争规模,经济日趋紧张,物资短缺,这些构想最后大多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北京都市计划大纲》其本质目的是为巩固和强化日伪当局的殖民统治,以及来华日本侨民、工商业者的利益,以期打造成为日本侵华的军事、经济基地。但客观上它借鉴了当时西方先进的城市规划方法和理论,注意城市各功能区域的合理分布,强调城市环境保护和绿化,以及注重旧城名胜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扬等等。对战后北平市政府在筹划城市规划进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14年2月4日) 上一篇超大幅面之《日本大地图》
文章分类:
东瀛旧图谈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