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守望者
标签
收藏研究
传统文化
地图守望者

一份日军军用地图的猜想 ——贵阳“二•四”大轰炸之殇

发表时间:2019-07-16 22:12

一份日军军用地图的猜想

——贵阳“二·四”大轰炸之殇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历史倒回七十多年前的1939年2月4日,贵阳。这个远离战火硝烟的西南重镇沉浸在即将迎来农历新年的热闹与喧嚣之中,没有谁觉察到一场灾难就要降临。中午时分,全城突然响起紧急警报声, 忙碌着的市民们误认为这又在搞防空演习,大家都毫不在意。11时55分许,18架日军轰炸机呈“品”字形分三队由东南方向侵入贵阳上空,从约3000米的高度俯冲而来, 省防空司令部守军虽及时在东山顶上对敌机开火,因火力微弱,未构成任何威胁。

     随即,敌机迅速散开队形, 边飞边投弹。一队走直线由东向西今中山东路、大十字、中山西路一带进行轰炸;一队由东转向北以弧形线对今中华中路、中华北路、富水路、正新街地段进行轰炸;另一队也走弧线对今中华南路、华光巷等处进行轰炸,狂轰滥炸了约数分钟后向西撤出。日机总共投弹129枚,其中燃烧弹39枚。轰炸目标以大十字为中心,且延及附近街道,东至护国路,西至先知巷,北至光明路(今省府路),南至贯珠桥的繁华商业街区, 大多为木制结构的楼房店铺,瞬间被大火吞噬,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损失惨重。据《新华日报》(2月10日)报载,空袭炸毁街巷42条,房屋1334栋,受灾人数6247人,死亡528人,重伤735人。财产损失达2500万元(银元)。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贵阳“二·四”大轰炸。

     “二·四”轰炸后,据《抗敌半月刊》评述,“抗战以来,我不设防城市被轰炸次数,已不下六七千次,然而被炸之惨,死伤之重,却要首推贵阳”,“此实黔省空前未有之浩劫,亦抗战以来,倭寇暴行吾人所没齿不忘的一欠血债”。 而日本《读卖新闻》则洋洋得意,毫无人性地对“皇军”的暴行大加赞赏:“对华作战年余以来,空军对华各城市的轰炸,未有如‘二·四’轰炸贵阳之成功伟大”。

    暴行,没有使贵阳人民屈服,反而更加激起了全市、乃至全省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情,更加坚定了民众胜利的决心和信心。自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作为陪都南大门的贵阳就成为连接川、滇、湘、桂等地的交通枢纽和国际援华物资的重要中转通道。同时,大量敌战区的工厂、学校及其人员迁移至此。贵阳因此亦成为日军的重要空袭目标。从1938年9月25日至1940年9月15日间,日机对贵阳实施多次轰炸,其中,破坏最严重、最惨烈的当属“二·四”轰炸。

    那么,在此次轰炸中,日军是否使用了比较准确的作战地图呢?抑或是很详细的贵阳地图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笔者收藏有一份日军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印制的《贵阳市街图》,极有可能就是为轰炸贵阳而临时赶制的航空作战地图。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这张《贵阳市街图》是由日军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专门印制的。地图展开幅面约二开大小(83×59CM),单色印刷,底图采用的是参谋本部贵州陆地测量局在民国十五年之前,亦即周西成主政之前绘制的具有军用性质的五千分之一贵阳城市地图。 这张底图日本方面究竟是如何得到的,现在已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日本间谍“功不可没”;通过这些间谍的窃取或其他什么渠道,日军陆地测量部在昭和12至16年(1931—1941年)间翻印了数量众多的各省绘制的军事地图供作战地图使用。对于尚未沦陷的地方,日本人想要明目张胆的搞实地测绘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使用翻刻的底图让间谍出马“活动”了。

    这里我们可以假设,为了尽早获得贵阳城市及其周边的具体情况,准确、有效地开展军事行动,日本军方派遣间谍(也许不止一人)实地侦察,且必须精通汉语,熟知中国的风土人情,他(们)化妆成难民,混杂在逃难的人群当中,进入贵阳。怀揣底图偷偷对市内各重要目标进行核对勘查,并一一记录于其上。这一过程中他(们)竟然没有被中国军警发现得以全身而退,顺利完成任务“安全”返回把情报交给了军方。

    其次,在时间节点上也非常吻合。图幅左侧上方注明有“昭和十三年十一月制版,同十三年十一月调制”。“调制”一词在日语中有“定制”、“定做”的含义,显而易见这是为了某个军事目的专门制作的。1938年9月25日九架日机曾飞临贵阳郊区上空,“盲目投弹8枚,死伤仅4人”。这应该是一次试探性的袭击,因为缺乏可供使用的地图,无法实施大规模的精确轰炸。日军参谋本部遂命令陆地测量部根据间谍提供的情报翻刻底图,略加修改,于十一月赶制出了这张《贵阳市街图》,并交由作战部队制定对贵阳的空袭计划。

    第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意味十分强烈。其一,此种大比例尺城市市街图,且又是远离主战场的偏远地区的城市,更以军方主持操刀完成,非负有特殊作战任务而不会为之。只限于作战,而不为他用。其二,底图是原封未动的,与飞行有关的地理要素,如河流、地形、主要居民地平面轮廓形状、地面及山峰高程等底图皆一一不缺,出入基本不大,如没有周西成主政贵州后修建的环城马路。仅仅是按照间谍提供的情报在底图上挖补后对建筑物等名称重新进行了标注。

    重新修改标注的地方达60余处,突出集中在政府机关、学校、工厂等重要目标,政府机关如省政府、民政厅、教育厅、财政厅、建设厅、贵县县政府、(省)军司令部、省会公安局、高等法院、地方法院、警察教练所(原警察学校)、军官训练团(原讲武堂)等;学校如省立师范学校、省立第一中学校、县立小学、达德学校、时敏学校、毅成学校(原浙江会馆)、复旦女校(大十字附近)等等;还有电报总局、电政管理局、陈家坝电报局、电灯局(原丞相阁处)、无线电台、邮政管理局、贵州银行、省立医院(原陆军医院)等通讯、金融、医疗机构及报社、会馆、寺庙等;像铜像台、南北天主堂、慈云寺等都可以作为比较明显的地面参照物。

    “二·四”轰炸后,据贵州省防空司令部调查统计:大十字、中华南路、三山路、禹门路、金井街、光明路、盐行街、双槐路、河西路、飞山庙、金沙坡、老东门城外、次南门城外、大南门城外等处均被焚毁。这一带是全市重要商业区、金融区、文化新闻单位集中的精华所在,亦是图中重新标注最为集中的区域。

    综上所述,日军方印制这张地图的用意何在,也就八九不离十了。果真如此的话,这张非公开专门翻刻的军用地图想必不会印制太多,能留存至今的恐怕也是凤毛麟角了。笔者所藏购自日本的旧书店,品相甚佳,似乎从未使用过。

    ①   轰炸伤亡人数说法不一,按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认定为:死亡521人(含伤后救治无效死亡33人),伤702人,死伤人数合计应为1223人。(见http://www.gywb.cn/content/2015-07/09/content_3442049.htm

参考资料:

       1、忘战必危   怠战必败——贵阳“二·四”轰炸钩沉: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2014年9月18日;

        2、贵阳志·建置志:贵阳志编纂委员会编,1983年。

(2015年9月16日)贵阳市街图.jpg贵阳市街图1.jpg贵阳市街图2.jpg贵阳市街图4.jpg贵阳市街图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