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地图之绝对精品力作(三)发表时间:2019-07-18 23:34 复刻版地图之超强完美版再度出山—— 《光复初期五万分一台湾地形图》 《光复初期五万分一台湾地形图》(以下简称《台湾地形图》)是上河文化继《日治时期五万分一台湾地形图新解》之后出版的又一老地图复刻版力作,作为《日治时期五万分一台湾地形图新解》的姊妹篇,时隔将近十年姗姗来迟、震撼再现,给我们这些地图迷们带来的惊喜,真正的是猴年新春的最好礼物! 所谓“光复后”,指的是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8月29日日蒋介石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并于9月1日于重庆宣布成立“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与“台湾警备总部”,陈仪兼任“台湾警备司令”。10月25日中华民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于台北公会堂举行,国民政府正式行使对台湾的管辖权,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台湾地形图》复刻说明称:光复后的台湾地形图测绘,一方面从接收与复制日版单色地形图开始;另一方面则与美国陆军制图局合作航测台湾,以修订美军于二战期间制作的地形图。民国44年(1955年),联勤测量制图厂即以美军图资发行了译注美版台湾五万分一地形图。此图集共计108幅,以五色印刷制成,这是台湾第一套彩色地形图,图幅名称和切割方式,基本上延续日版的横幅式样,但是图例则改采美军图式,后来制图厂在美军的协助下继续测绘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地形图,图幅则改为直幅式样。至此,台湾地形图的测制与发行,确定走向美式系统。 联勤测量制图厂是台军方“国防部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简称“联勤总部”)下属测量处(后改为测量署)的一个专门地图印制单位,厂址位于台中。“联勤总部”最早成立于1946年,执掌台陆海空三军军工生产和后勤支援服务等。下设办公室、政治作战部、人事署、兵工生产署、工程署、测量署、物资署、财务署、留守业务署等22个部门。2013年12月,“联勤总部”撤销,原属单位与陆军保修指挥部合并,整编成“陆军后勤指挥部”。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联勤总共印制发行了四套五万分一全台地形图。 它们分别是1955~1964年的译注美版五万分一地形图 (多色译注图老五万,108 幅)、1966~1971年的老五万系列新制五万分一地形图 (73幅)、1980~1984年的新五万系列新制五万分一地形图 (90幅)、1990~1991年的内政部经建版五万分一地形图 (79幅)。除第一套为横幅式样外,其余均为直幅式样。 《台湾地形图》的编纂基础,即以第一套台湾五万分一地形图(译注美版五万分一地形图)作主要依据。这一版是台湾光复后,联勤测量处得到美军的协助,在日人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再以1947~1949年航测照片修正核对,采用UTM坐标系(通用横墨卡托格网系统)完成了首套完整涵盖台湾的高精度地形图。 UTM坐标系及其所依据的投影已广泛运用于地形图的绘制,该系统将北纬84度和南纬80度之间的地球表面积按经度6度划分为南北纵带(投影带)。从180度经线开始向东将这些投影带从1编至60(台湾本岛与澎湖分别位于第51及50带)。在大比例尺地图中,UTM方格主线间距离一般为1KM,因此该系统也被称作方里格(图集作“方格报导”)。UTM系统是美国和NATO的军用地图所采用的标准坐标定位方式。 同时,这套地形图也是第一套彩色的台湾地形图,是台湾地形图,抑或是台湾地图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标杆,具有承先启后的特殊意义。基于这一观点,编者将原是一幅一幅的地图,全部接合起来,再依照《台湾地理人文全览图》的分割模式,切割成方便古今相互对照的实用地图。具体图幅安排与《日治时期五万分一台湾地形图新解》完全一致:即一、图集第1幅到第61 幅,图幅与编码均和《台湾地理人文全览图北岛篇》完全相同,可直接对应导览;二、图集第 62幅到132 幅,图幅和《台湾地理人文全览图南岛篇》相同,但编码不同,减去61,就是南岛篇的图号。 图内地名采用中英文对照,中文地名为黑色字体,英文为红色字体。地名依照“联勤测量处”1955年出版的台湾省二万五千分一图改正。主要道路依照台湾省公路资料及兵要资料分类修正,水文资料则是按美海军海道测量局1937年出版1950年改版海图第5310号编纂。分割索引图(检视图)采用的是《美制二十五万分一多色图》第一版翻印。此外,在“玉里山”图幅内(图集第81、82幅),喀西帕南山东南有约33平方千米的区域为空白地带,上面注明“NO PHOTO COVERAGE”,估计是航拍遗漏的空白点。 这一套地形图在台湾的登山界曾被推崇备至,誉为有如圣经般无上地位的珍椠。复刻说明提到的台湾五六十年代登山界四大天王——丁同三、林文安、蔡景璋、邢天正,就把这套俗称为“老五万”的地形图,当作是梦寐以求的登山第一宝典(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地图迷们心中的宝典啊),足见其精确之至,令人叹服。即便是拿来与近年的高精度数字地形模型相比较,可以发现此版地形图对于微地形的描绘十分逼真,值得称道。在军用地图领域,美军高水准的制图工艺由此可见一斑。 编者以“展读古地图、诉说历史台湾”为目的,精心打造,再现原貌,“经过适当的校正后,古地图也可以精准地将历史资料还原到现今的时空中,帮助我们进行古道探勘、铁道路线变迁研究……等,如此将古地图活化运用,才能让它生生不息,世世代代流传下去。”那么,上河文化地图的梦想家团队对古旧地图的再造之功,可谓功莫大焉! 附:上河文化博客“最新出版品《光复初期五万分一台湾地形图》复刻发行”链接: http://www.sunriver.com.tw/blog/?p=2318 (2016年3月13日) (以上图片来自上河文化博客)
文章分类:
地图捕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