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守望者
标签
收藏研究
传统文化
地图守望者

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成绩单——看《新日本经济地图》

发表时间:2019-07-19 22:34

1234.jpg

背   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造成的损害,其惨烈程度是空前而巨大的。虽说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咎由自取,但同样对普通的日本民众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战争几乎耗尽了明治维新以来国家积累的财富,基础设施也差不多变成一片废墟。战后初期日本经济一落千丈,通货膨胀严重,粮食短缺,能源供应紧张,生产陷入停顿,国民笼罩在战败的阴影之下,茫然不知所措,形势可谓是异常严峻。

    但是,就在这么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让人极度悲观失望的状态当中,日本人民通过战后民主化社会改革,在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撑下,充分发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抓住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特别是朝鲜战争的机遇,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以及“冷战”背景下的国际经济贸易快速增长,使日本迈开了经济腾飞的步伐,拉开了战后重建和工业化改造的大幕。

    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已全面恢复并超过二战前的水平,趋于大踏步地良性化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先后超过印度和加拿大。19671968年间又一举赶超英、法、联邦德国三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第二大经济强国。进入七十年代,工业现代化基本完成,经济总量排在美苏之后位居全球第三。到七十年代末,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仅仅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日本从万丈深渊一跃而为欣欣向荣、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工业强国,创造了让世人震惊和艳羡的经济奇迹。

    以1964年东京成功举办第十八届奥运会为标志,日本彻底摆脱了战败国在国民心理上的阴影和束缚,国家形象得到大幅度地扭转和提升,国际地位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称之为“东京奥林匹克景气的推动下,日本出现了经济的持续繁荣。从1965年到1970年,经济持续增长57个月,经济整体增长122.8%,工资上涨幅度达到了114.8%,国民生活水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国上下都重拾了自信心,重塑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在此阶段的1968年,恰逢明治天皇登基一百周年,日本政府以“充分吸取百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于当今,明确立足于国际视野坚定不移地迈向新世纪的决心”为主题和中心,庆祝“明治百年”,全国各地从官方到民间都举办了大规模的各类“明治百年纪念”活动。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的“蕞尔小国”变成称霸东亚的近代化资本主义强国,明治时代也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蒸蒸日上,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的“文明开化”黄金时代。在“明治百年”到来之际,日本又迎来了浴火重生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意气风发,蓬勃向上,仿佛“明治时代”再现一般,日本社会各界亦通过各种形式掀起了“明治百年纪念”的热潮。

国家经济地图之重器

    在地图出版方面,经建设省国土地理院授权承认,东京国际分县地图株式会社于19688月出版发行了这本具有国家经济地图集地位的八开精装本《新日本经济地图》。《新日本经济地图》由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经济学博士大来佐武郎,经济学博士美浓部亮吉监修;浅香幸雄(著名教育家、地理学家,东京教育大学教授)、笼濑良明(日本大学教授)、白井和德(经济企画厅官房调查官)等任编辑委员,同时邀得时任佐藤荣作内阁运输大臣的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和时任国务大臣、经济企画厅长官的前首相宫泽喜一为地图集作序(推荐之语)。

    一、编辑体系

    地图集分为第一部——总论(日本全体)和第二部——经济地志(都道府县别产业地图)两大部分组成,后附统计表及图版解说等64页。

    第一部——总论即是以日本全国为中心的专题图幅部分,涉及日本在世界中的地位,日本与世界的联系。自然环境,人口,产业,交通,通信,财政金融,国民收入,地方开发,国民生活,国民经济等诸多领域,计有六个专题64个图组,其主要构成如下:

    1、日本的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包括日本近海、地质、土壤、土地条件图、气候、河流、地下水和人口分布、人口增减、产业人口、从属人口、劳动力人口、人口迁移等两部分图幅,共16个图组57页;

    2、第一产业。包括农业人口、农业区域、农业生产、土地利用、农业经济、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等共16个图组64页。重点是第1923图组的百万分一土地利用图(北海道为1152万)以及第24图组的大都市周边城市化变迁地形图。

    3、第二产业。包括地下资源、城市煤气、电力、工业等共14个图组56页。工业地图汇集了全国市町一级的数据,以传统的点值图式样表示工厂分布,以市区町村为单位表现不同产业的生产额。

    4、第三产业。包括交通、通信、流通经济、贸易、财政、金融等共10个图组40页。特别是对于交通环境,为表明愈演愈烈地道路拥挤、运输难的现状,配置了相当数量的表现公路、铁路拥挤程度、交通量等的地图、图表。而国有铁路的输送量则细化到了各条线路。

    5、地方开发。包括国土开发构想图、新产业城市、工业特区等共3个图组12页。其中新产业城市、工业特区两个图组收录了21个城市或特区的开发计划图。

    6、县民收入与国民生活。包括环境设施、住宅、教育、医疗设施、公害、生活消费、福利指标、与国民经济相关等共5个图组20页。

    第二部——经济地志也就是全国46个都道府县的经济现状地图,按北起北海道南至鹿儿岛县的顺序排列。而琉球群岛(冲绳县)当时仍为美军所占领和控制,编者将其单列出来作为一个特殊的图组(121图组)。

    该部分的内容构成有56个图组,在各都道府县之间增加了10个大都市及主要工业区的图组,即京叶工业地带(77图组)、东京都区部(78图组)、横滨市·川崎市(81图组)、京滨沿海工业地带(82图组)、名古屋市(92图组)、名古屋市周边(93图组)、京都市及北九州市(97图组)、神户市及其周边(98图组)、大阪市(100图组)、大阪市周边(101图组)。每个图组又以产业地图、交通·不同产业人口·各县收入两大块的统一模式进行编制。

        1产业地图。包括农林水产业和工矿业两类。农林水产业由农产品·畜产品·林产品分布、水产(渔港及鱼类分布)、农业图表组成。工矿业由主要矿山及矿产品·电站·工业用地·工厂区·工业产品、不同城市·不同类型工业分布、港湾、工业图表组成。

         2交通·不同产业人口·各县收入。包括人流物流、不同产业人口和家庭收支情况、人口关系图表、县民收入、其他五类。人流物流中的人流表示县厅所在城市或主要城市的就职、入学者的分布和比例;物流则重点表示不同线路国有铁路的运输量和运输内容。不同产业人口和家庭收支情况由不同城市·不同产业人口比率、不同城市劳动者每户实际收入组成。人口关系图表由不同年龄人口(每五岁分级)、总人口·15岁以上人口及劳动力人口的变迁、不同产业就业者变迁、迁出·迁入人口的变化等组成。县民收入由不同产业县内生产所得构成比的变迁、县民分配收入构成比、县民每人分配收入的变迁组成。其他含不同地形面积比例和私有地面积比例。

    二、图幅构成

         1第一部中,每个图组地图图幅的基本构成模式按照A图、本图和B图的顺序编制。首先,A图位于本图的前一页,由三至五幅图表构成,有为进一步理解主题而作引导性作用的用意。A图采用单色印刷,且并非存在于每个图组内。本图则是该图组的重点所在,又分成主图与副图,主图以300400万分一左右的日本全图作为基本图,依照各市町村的统计资料以等值线图、点值图方式绘制;副图顾名思义就是为有助于理解主图内容而在主图周边配置的地图、图表或扩大图。主图与副图采用多色印刷;B图位于本图的后一页,多为本图主题的延伸,或是相对独立的内容,其图幅格式与本图相同,由主图与副图组成。B图基本采用双色印刷。

         2都道府县别经济地图的图幅基本构成按各个都道府县分为A图和B图。A图即产业地图,采用四色印刷;B图即交通·不同产业人口·各县收入地图,采用二色印刷。其中不同的是,首先北海道分为ABCD图,产业地图与交通·不同产业人口·各县收入地图分别各占AB二图和CD二图。第二,10个大都市及主要工业区的图组仅为单独的一幅,不分号,采用四色印刷;第三,琉球分为ABC图,其表现内容与各都道府县大相径庭,作为由美军支配下的琉球政府,政治经济是有别于日本本土而相对独立的,故而编者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根据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增加了一些其他图组所没有的内容,如甘蔗种植面积、菠萝种植面积、白糖产量、菠萝产量等。

     三、统计表和图版解说

          1统计表。由都道府县别统计、地方别统计、全国都市统计一(面积、人口、产业、财政)、全国都市统计二(住宅、福利、财政、家庭收支状况等)四个部分组成。都道府县别统计包括国土·人口、学历结构·从业结构、县民收入、农业、工业统计表、商业统计·货物运输状况、住宅状况、道路·汽车普及状况等八个项目,农业还细分了14个子项目。地方别统计包括主要经济指标构成比、人口构成比、生产收入、耕地利用率、国民生活、旅客运输和道路普及率等23个项目。

     统计表主要采用经济企画厅、农林省、通商产业省、1967年地域经济要览以及各都道府县发行的统计报告等诸多资料,翔实而全面。对于不断推进以城市化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变革需求,这些统计表可以说具有仅次于地图的重要作用,能为工农业规划布局的立项以及城市建设计划的起草提供最好的参考资料。

          2图版解说。主要是针对第一部——总论部分64个图组所作的文字说明,以弥补地图或统计表对该图组内容表述的不足之处。

结    语

     编辑出版《新日本经济地图》的主旨,按照主编石渡菊平在“编集要旨”中的说法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和规模蔓延,人口、产业向大城市地带高度集中,中心区域不断出现居住难、通行难、公害等过于频繁的弊端。另一方面,在人口急剧减少的地区,则产生了农林产业的衰退,防灾、教育、保健等基础社会设施难以维持的困难局面。在地区经济如此剧烈变化的情况中,日本经济正式融入国际化的当下,今后是否能保持强劲持续地发展,关键在于如何高效明智地去开发、利用好这有限的国土。”

     鉴于此,图集从计划、立项耗费三年,制作经过二年,期间得到了出版公司经理北村久给予资金等的大力支持,前后历时五年完成了这一巨著。并以明治百年纪念为契机,恰逢时宜地向社会推出,希冀读者在正确理解、使用这本地图集的同时,也能正确地把握日本各地经济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

    总体而言,这部地图集既是具有总结性和回顾性,更是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大型综合性国家经济地图集。当然,我们把它看作是向国民展现战后经济腾飞辉煌成就的成绩单亦不为过。不过,我们更要清楚看到的是,日本经济腾飞的经验教训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2016年3月20日)1235.jpg1237.jpg1238.jpg1239.jpg1240.jpg1241.jpg1242.jpg12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