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守望者
标签
收藏研究
传统文化
地图守望者

杭州老地图鉴赏(四) ——袖珍东南交通周览路线图说

发表时间:2019-07-23 13:00

8696.JPG

杭州老地图鉴赏(四)

——袖珍东南交通周览路线图说

     三十年代初,杭州已然成为东南地区乃至全国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除了它自身所具有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之外,一是得益于自清末以来近代化交通的快速发展,如沪杭甬铁路和浙赣铁路的通车,通达上海、南京、宁波、金华、安徽等地公路的兴建,以及穿梭在钱塘江、大运河上的众多轮船公司,起到了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作用;二是在民国黄金十年(1927~1937年)期间,江浙一带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人员往来、贸易活动频繁,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杭州旅游业的繁荣和景气;三是与省市政府当局的合理规划、各机构及社会各界对旅游业的重视密不可分的。省政府出台的《发展浙江省旅游事业计划》即有明言:“杭州擅湖山之胜,风景清幽,游人如织,比年以来,因轮轨衔接,交通益便,每岁旅客约四十万人,输入之现金约四百余万元。此项收入直接利济民生,间接调剂金融,收益良非浅鲜……现时公路若更就沿线风景区域,添筑支线,联贯一气,或于固有交通设备,加以统一整理,将使游人称便,毫无跋涉之劳,随地可乐,都成佳趣,而公私收入可以立增”。

     鉴于旅游业在杭州乃至浙江全省经济建设当中的特殊性及重要性,1934年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相当于现代旅游局的浙江省名胜导游局,设在将军路建设厅内,应是建设厅下属的负责全省旅游及其相关事务的局级机构。在整个民国时期,这是仅有的一个设立旅游局的省份。

     名胜导游局成立后第二年九月,为“启发本省旅游事业”计,主持编印了一张中英文双语对照的交通旅游地图——《袖珍东南交通周览路线图说》(附杭州市西湖名胜交通图及旅行须知)。

     图幅为二开大小(79×54.5CM),折叠后装入约三十二开的封套内,以双面双色(红色和黑色)印刷。图名既然称为“图说”,当然就不光是图,而且还有文字说明加以辅助之。图幅一面为“东南交通周览路线图”,另一面为“杭州市西湖名胜交通图”和“旅行须知”。 “东南交通周览路线图”为主体部分,比例尺1:90万,以杭州为中心,辐射浙江全省及上海、太湖一带,北至南京、镇江、南通一线,东至普陀岛,西至安徽、江西,南至福建北部。

     图中用醒目的红色表示公路交通线路及名胜区、渡船,同时注明了“七省公路干线号数”(公路编号)和公里数。建设中及规划公路分别取虚线和点状线表示。杭州到莫干山、天目山、雁荡山、黄山、雪窦寺、善卷洞等各名胜区之间,也用红色细线标出了相互间的直线距离(英里)。此外,对公路沿线的应急服务设施进行了详细和突出的标注,以八种不同的黑色符号代表有加油站、急救站、修车处及长途电话四不同设施的地方。

     “杭州市西湖名胜交通图”比例尺为1:3.15万,占图幅一半大。所示区域与商务印书馆《袖珍杭州西湖图》等民国中后期众多杭州西湖地图相类似,着重强调了对旅游观光地的重视力度,并在一些有名的景点景区添加了红色的下划线,增大或吸引读者的关注度。公路交通观光线路同样是大红粗线尤其显眼,庙宇、古塔夹杂其间,山峰星罗棋布,山峰又注以标高。在城内,譬如中国旅行社、交通无线电台、建设厅等相关机构也有所标注,而其他诸如旅馆、医院、汽车站、修理公司、加油站等亦皆一一详加明示。

     文字解说与“杭州市西湖名胜交通图”同在一面,各占一半,由旅行须知、驶车注意、出事处置、东南名胜距杭里程表、交通标志、附录(包括银行、交通机关、著名特产商店、高等旅馆等等)构成,亦为中英文对照。作为官方发布的其实用性、权威性高,像旅行须知、驶车注意、出事处置、交通标志在当时汽车之类的现代交通工具在国内尚未普及、较为落后的背景下,算是新颖和时髦的了。一张地图,完全达到了“关于境内一切旅行问题,如指示交通路线,计划游览日程,介绍各地旅馆、承租各种车辆、代购著名特产等”为民众出行提供便利、提供服务的目的。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先生于1933年至1938年间居住在杭州,其间曾游历浙省及其周边各处,留下了不少优美的散文游记。我想,郁达夫在游览湖光山色之中,是不是也携带了这张地图而随时翻阅查找下一个计划要去的目的地呢?

(2016年9月30日)DSC03186.JPGDSC03187.JPGDSC03188.JPGDSC03189.JPGDSC03190.JPGDSC03191.JPGDSC03194.JPGDSC03195.JPGDSC03196.JPGDSC03200.JPGDSC03201.JPGDSC03202.JPGDSC03204.JPGScan Image_73.jpgScan Image_7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