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守望者
标签
收藏研究
传统文化
地图守望者

上海老地图鉴赏(三十七)—— 上海商埠交通图

发表时间:2019-07-24 20:39

8899.JPG

上海老地图鉴赏(三十七)——

上海商埠交通图

      这本《上海商埠交通图》是一位湖北图友转让给我的,最先发现他挂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售卖,我当时即感觉到是一个少见的上海老地图版本,经查《舆图要录》和国图网站,未见有此图著录,各旧书网站也罕有现身。立马与该图友商议得以优惠价格收入囊中。

     《上海商埠交通图》由李卓吾、朱扬善制图,民国十八年(1929年)二月由中国城市制图社(位于上海施高塔路恒丰里四十号,即今虹口区山阴路)初版发行,定价每册实洋五角。约32开硬面精装本(尺寸11.5×16.5CM),红色外封衬以蓝色布面书脊,封面设计略显呆板,和扉页一样,感觉是为了省事把扉页用在了封面上,而封底有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大联珠香烟”广告则不多见,这里稍后还要提到。而制图人李卓吾、朱扬善与中国城市制图社现均已无从查考。

     图册共包含地图九幅及附录157页。地图依次为上海总图、法租界及城内图、法新租界图、南市图、闸北图、公共租界中区图、公共租界东区图、公共租界西区图、公共租界北区图。附录有电车路公共汽车路及站名一览表、轮船公司、各大银行、各国使署、上海名胜、上海地名检查表。地名检查表(即地名索引)是附录主要部分,占了90%以上的篇幅。“所有上海路名、街名、里名,均依笔画多少,顺次列入,并将各图分格,图旁附注罗马数字和十二天干,以便检查。譬如欲知南京路在何处时,则查表中九画,知其位置为中区戊,78,乃查中区图中戊,78三字纵横相逢之处即得。”(例言)

     九幅地图为彩色单面印刷,折叠装入。编者称“本编各图系经实体测量调查,并参照最新测绘之中西各图绘成,以期精确。”除总图外,各图以所示区域设色,其他区域留白的方式绘制,而比例尺则各不相同,法租界及城内图为12.2万、法新租界图为13.2万、南市图为12万、闸北图为12.2万、公共租界中区图为11.2万、东区图为12.4万、西区图为12.6万、北区图为11.6万。

     图例计有26种,包括中国及租界界线、各租界界线、路或街、水(河流)、火车路、火车站、有轨电车路及站(红色)、无轨电车路及站(红色)、公共长途汽车路及站(红色)、华商电车、公共电车、法界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华商公共汽车、沪南公共汽车、码头(红色)、菜市、官署、总领事馆、花园、学校、坟墓、桥(红色)、庙或寺、教堂。未注明的一律为黑色标示。从中可见,对公共交通线路是特别关注和细致的。那么。在抗战爆发之前,上海市区(市郊从略)公交线路的发展状况大致是这样的:

     首先是电车方面。1908年,英、法商两家电车公司最先在租界开辟有轨电车线路。华商随后于1912年在华界开辟有轨电车线路。1914年英电又首辟无轨电车线路。

     一、英电有轨电车线路在1908年辟线八条:1路,静安寺至上海总会;2路,杨树浦至上海总会;3路,卡德路至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4路,北站至上海总会再迂回至北站;5路,卡德路至芝罘路;6路,静安寺至北站;7路,卡德路至茂海路(今海门路);8路,北站至东新桥(今浙江中路延安东路)。至抗日战争前夕,调整并增加到10条。

     法电紧跟英电在当年辟线三条:2路,十六铺至徐家汇;6路,十六铺至斜桥;10路,十六铺至卢家湾。到1931年共开辟线路九条,分别为2106853147路,其中8514路四条线路与英电联营(通车不通票)。

     华商有轨电车线路辟有四条:1路,小东门至高昌庙(今高雄路),线长4.97公里;2路,小东门经中华路至老西门;3路,小东门沿民国路至老西门(华、法共营);4路,老西门经中华路、黄家阙路、车站路(今南车站路)至高昌庙。至1937年停业。

     二、英电无轨电车线路于1914在公共租界福建路上首辟14路,南起郑家木桥,北至老闸桥南堍(今福建中路北京东路);1916年从老闸桥经北京路(今北京东路)延伸至天后宫桥(今河南路桥)。1920年又辟16路,从泥城桥(今西藏中路北京东路口)至天后宫桥,线长一公里。到1927年线路增至五条,1938年又增至九条,其中14151617181924路七条线路,与法电进行联营。

     法电无轨电车线路在1926—1938年间共辟线五条:14路,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至民国路;16路,爱多亚路至吉祥路;17路,爱多亚路至打浦桥;18路,爱多亚路至斜桥;24路,老西门至福熙路(今延安中路)。这些线路均与英电联营。

     其次是公共汽车方面。

     一、华商经营公交线路。

     上海最早的公共汽车线路是1922年由公利汽车公司开辟的从静安寺至曹家渡再迂回至静安寺的圆路线路,线长四公里。经营两年多后歇业。19247月,沪北兴市公共汽车公司辟线三条:1路,从舢板厂桥至天通庵路(今同心路)火车站;2路,从舢板厂桥至天通庵路火车站(路由与1路不同);3路,从新闸桥至沪宁车站(今天目东路)。1927年歇业。

     出现于本图集上的华商经营线路则是由沪南公共汽车公司和上海华商公共汽车公司经营的。沪南公共汽车公司1928—1929年间辟线四条:1路,以老西门为起终点站的半城圆路,线长7.54公里;2路,老西门至龙华;3路,以老西门为起终点的环城圆路,线长5.26公里;4路,徐家汇至虹桥飞机厂。19328月停业。

     上海华商公共汽车公司自192811月起辟线七条:1路甲线,从北火车站至江湾,全程10.20公里;1路乙线,起讫站点与甲线相同,仅走向不尽相同,全程6.60公里;2路,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至新闸路桥;3路,北站至真如无线电台;4路,北站至市政府;5路,北站至市府宿舍;6路,杨树浦黎平路至闸北水电厂。1937年停业。

     二、英法商经营公交线路

     英汽自1924年开辟从静安寺至外滩的9路汽车线路,后延伸至外白渡桥。其后又辟10526路共为五条线路(东西向三条,南北向二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接管后停业。法电自1927年起开辟汽车线路。抗战前辟线两条:21路,外滩至打浦桥,线长5.34公里; 22路,外滩至贝当路(今衡山路),线长8.71公里。

     上述线路,在电车路公共汽车路及站名一览表基本都有详细列出,并一一绘制于图中。众多便利的公交线路,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近代以来上海城市交通的发达是一直走在全国的最前列的。

     最后,再说说这本地图另两个独特之处,一是在装帧上采用了那个时代较为少见的书口从右向左翻的样式。二是插入了较多的广告,不算封底共有八页(前七页后一页),广告多为提倡、推广国货,弘扬爱国情操,时代感强,充满民国风格,颇为有趣。

     主要参考:

    《上海公用事业志:上海公用事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出版。

(2016年10月11日)Scan Image_106.jpgScan Image_108.jpgScan Image_109.jpgScan Image_111.jpgScan Image_109(0).jpgScan Image_110.jpgScan Image_112.jpgScan Image_113.jpgScan Image_115.jpgScan Image_1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