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林书店“掌中系列地图”考发表时间:2019-05-20 12:26 二战结束前,一套由日本东京伊林书店出版发行的“掌中系列地图册”,在国内的地图收藏界算是耳熟能详的了。之所以会引起重视,在于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扩张的那一段历史,特殊性又是这些图册大多作为日本侵略军或其情报机关在战时及谍报活动中使用,是极具真实性的实物见证;因此它表现出来的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都可说是相当不俗的。 该系列地图其目的性十分明确,完全体现了“地图为军事目的服务”这一宗旨。“掌中”即“可以握在手掌之中”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袖珍本”。它携带方便,易藏匿,随时随地都可以摊开使用之,真可谓乃间谍们的必备之佳品, “掌中系列地图册”故也被称之为“间谍地图”而闻名。 编者木崎纯一,版权页上注明其身份是“防谍地图制图联盟员”,这应当是日军参谋部陆地测量部所设的职务,“军公认”是得到军方正式认可的,并可在军方的保护、支持下深入国内各地或各个占领区,收集情报,绘制地图,其权威性、可靠性及准确性是无可比拟的。由此可见,木崎纯一本身也是为日军军部测绘编制地图的“间谍”。木崎纯一出身于日本制图世家,是著名的地图测绘专家,长期从事地图的测绘与编制工作,其制图水平相当高超。“掌中系列地图册”均由其独立编制完成,这一系列的图册因具小巧玲珑、质量上乘、精确度高、使用便利等优点,不仅得到军方的肯定,在部队及民间(日本国内)亦“大受欢迎”,故发行量巨大,影响极其深远。 “掌中系列地图册”的诞生,完全是随着日本对外侵略扩张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出现的,特别是侵华战争的爆发和伪满洲国的建立,大批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国,日军军部对这种便携式袖珍地图的需求也变得十分迫切,进而由木崎纯一担当了这一重任,大多以陆地测量部五万分之一地形图为底图进行参照对比,编绘完成了七本“掌中系列地图册”。仅仅是当中的《掌中支那全图》和《掌中满洲国全图》两种到日本战败投降前再版竟然将近二百次,可见其需求量之惊人。我想,虽然现在难以得知其具体发行量是多少,但从侵华日军(含关东军)大概在二百多万人来看,近二百次的再版发行量应该是达到人手一册了。 七本地图分别是《掌中世界全图》、《掌中日本全图》、《掌中支那全图》、《掌中满洲国全图》、《掌中朝鲜全图》、《掌中苏联极东详图》和《掌中北支蒙疆详图》。作为某一段空间信息的载体形式之一的地图,转化为某一段时间留存的载体,即历史的缩影,为我们今天尽进行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物证。目前,除了《掌中支那全图》和《掌中满洲国全图》因发行量大,相对存量比较多,在市面上或旧书交易网站上时常现身,日本国内的旧书市场也屡屡可见;其它几种由于发行量较少,已难以寻觅,尤其是《掌中日本全图》和《掌中朝鲜全图》,几乎难得一见。要把七种全部搜齐,难度可想而知;不过,经过我数年的努力,竟然让我实现了这一目标。 我收藏的“掌中系列地图册”共有十本,其中《掌中支那全图》、《掌中日本全图》和《掌中世界全图》分别有两本。来源均得益于网络之发达, 《掌中世界全图》、《掌中支那全图》、《掌中满洲国全图》和《掌中苏联极东详图》购自国内孔夫子网;而《掌中日本全图》、《掌中朝鲜全图》和《掌中北支蒙疆详图》则从日本的旧书交易网站购得。从我自2005年发现该系列掌中地图之后,就感到这一版本之地图之不一般,当时在孔网上还和图友大副相争未得,后遂打算将其一一纳入所藏之中,如今果工夫不负有心人,算是得偿所愿了! 整体而论,《掌中支那全图》的图幅最多,有十三幅地图;《掌中北支蒙疆详图》的图幅最少,仅七幅地图;《掌中满洲国全图》有八幅地图,其余皆为九幅地图。开本均呈64开大小,除《掌中日本全图》为红色漆面精装外,其余基本为绿色或蓝色漆面精装本(《掌中日本全图》另有一种白色纸壳简精装本,其他的还尚未发现有类似版本)。其次,昭和14年(1939年),伊林书店为朝鲜总督府递信局(邮政局)特别发行了一套“朝鲜简易保险十周年纪念”版,除封面及扉页外,其余均无二致。各册图幅皆采用折叠式装订方法,打开后大小从32开到8开不等,标注的地名详尽,信息全面。各矿产地、军事设施、机场、灯塔、电台等也一一俱全,毫不隐晦其测绘为军国主义侵略服务的目的。战前,日本曾专门谱写了一首“测量员之歌”,歌词中有“一页地图联系国运……观天测地随皇军远征……备战异邦献身皇国……”的语句,可见其重视程度之深和侵略扩张之勃勃野心。 所藏掌中地图之概况 《掌中世界全图》:昭和十三年(1938年)九月初版。各图依次为1、亚细亚(主部);2、极东主要部;3、南洋及濠洲(大洋洲);4、欧罗巴;5、欧罗巴主要部;6、阿弗利加;7、北亚米利加(一);8、北亚米利加(二);9、南亚米利加。 《掌中日本全图》:昭和十六年(1941年)六月改订第三十五版。各图依次为1、大日本帝国总图;2、北海道·桦太;3、奥羽地方;4、关东地方;5、中部地方;6、近畿·中国·四国地方;7、九州地方;8、台湾·关东洲·南西诸岛;9、朝鲜。 《掌中支那全图》:昭和十四年(1939年)七月改订第三十八版及昭和十六年(1941年)三月改订第九十版两本。各图依次为1、支那全图;2、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3、内蒙古;4、江苏省、浙江省及安徽省;5、河南省及湖北省;6、江西省及湖南省;7、福建省;8、广东省及广西省;9、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西康省;10、陕西省、甘肃省及青海省;11、新疆省;12、西藏;13、外蒙古。 在改订第九十版这一册中支那全图的背面有铅笔写下“撫寜縣春二九八二部隊大隊本部”、“秦皇島アメリカ兵舎”(秦皇岛美军兵营)、“北支航空隊弾薬集積所”(华北空军弹药库)等的字样。春二九八二部队是侵华日军春兵团第2982部队的简称(又简称为春二),春兵团的正式名称是独立混成第八旅团,下辖的步兵大队分别是独立步兵三十一大队至独立步兵三十五大队,分别通称为春2981至春2985部队。其中春二部队先后驻防在河北晋县、钜鹿、抚宁等地;从字样上看这支日军当时正驻扎于抚宁县境,时间估计在日美开战前后。秦皇岛美军兵营(应是霍尔坎伯军营)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被日军占领。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全部成为俘虏。但为何要写下这些字样,是为了发动进攻做准备还是“鬼子便衣队”收集情报所为就不得而知了。 《掌中满洲国全图》:昭和十五年(1940年)十二月改订第百五十五版。各图依次为1、满洲国全图;2、吉林省及滨江省附北安省;3、奉天省、锦州省、安东省及通化省、四平省;4、间岛省、牡丹江省、东安省及三江省;5、龙江省及北安省;6、黑河省、兴安东省及兴安北省;7、兴安南省;8、兴安西省及热河省。 《掌中朝鲜全图》:昭和十六年(1941年)四月初版。各图依次为1、朝鲜全图;2、庆尚南道及庆尚北道;3、全罗南道及全罗北道;4、忠清南道及忠清北道;5、京畿道及江原道;6、黄海道及平安南道;7、平安北道;8、咸镜南道;9、咸镜北道。 《掌中苏联极东详图》:昭和十四年(1939年)十月改订第十五版。各图依次为1、苏联西伯利亚全图;2、沿海州地方;3、满·苏东部国境地方;4、黑龙江地方;5、北桦太地方;6、鄂霍次克沿海地方;7、堪察加半岛;8、满·苏北东部国境地方;9、满·苏北西部国境地方。 《掌中北支蒙疆详图》:昭和十四年(1939年)七月改订第二十五版。各图依次为1、支那全图;2、河北省;3、山东省;4、山西省(附陕西东部);5、蒙疆地方;6、陇海线沿线地方;7、扬子江流域(中支那主要部)。 《掌中世界全图》(朝鲜简易保险十周年纪念):昭和十四年(1939年)十月改订第二十二版。图幅与初版相同。 由于这一系列地图的再版频率非常之高,故各个版次的差别微乎其微,实际上没有必要强求初版本和再版本的,任何一个版本的价值都不可忽视。 还留了个尾巴 除上述七本之外,我另外还收藏了一本比较特别的《掌中日本全图》。它于昭和二十二年(1947年)一月初版发行。发行者、编绘者同样是伊林书店和木崎纯一。各图依次为1、日本全图;2、北海道地方;3、东北地方;4、关东地方;5、东海地方;6、北陆·信越地方;7、近畿地方;8、中国·四国地方;9、九州地方。装祯由漆面精装变成纸壳简精装,开本不变,只是稍稍狭长了一点。 二战结束之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的有关规定: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日本从之前的疯狂扩张四面出击,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形,真正的是“罪有应得”的了!在这种情形下,其它几种掌中地图册都已无继续出版的可能,倒是这《掌中日本全图》,还得以重新改版面世。究其原委,从当中一个与原先掌中地图册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就可以看出端倪,新版《掌中日本全图》的各图幅中,常见的和重要的地名旁都无一例外的附注了英文标记。我想,当初作为日军侵略工具的“间谍”地图,现在改头换面发挥了新的功能,拿给美国大兵们参考使用了。 有关涉及我国领土归属的部分 一般说来, “掌中系列地图册”常常是当做反面教材,作为揭露日本侵略者强占我国神圣领土台湾、旅大地区、南沙群岛等的铁证。不过,在涉及与我国领土归属有关的地方,虽然它反映的是日本政府当时的立场和态度。但它在相关部分的绘制标注中,并未按照某些欧美地图的一贯做法,而是认同传统上一直归属于我国领土范围的区域;即使是在伪满或其它占领区亦是如此。就目前来说,在我国与周边多个国家存在着领土归属纠纷或争议,以及某些分裂主义分子图谋分裂祖国的情况下,这些地图反而成了绝好的佐证。这也是侵略者们当年所没有想到的吧? 其一、黑瞎子岛:《掌中苏联极东详图》第二图“沿海州地方”及《掌中满洲国全图》第四图“间岛省、牡丹江省、东安省及三江省”标明,黑瞎子岛及银龙岛均划归伪满三江省管辖。中俄两国于2004年签订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规定塔拉巴罗夫岛(银龙岛)归中国所有;大乌苏里斯基岛(黑瞎子岛)一分为二,靠近哈巴罗夫斯克的一部分归俄罗斯所有,靠近中国一侧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虽然感到些许遗憾,不过也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其二、白头山(即长白山)天池:《掌中满洲国全图》第三图“奉天省、锦州省、安东省及通化省、四平省”、第四图“间岛省、牡丹江省、东安省及三江省”及《掌中朝鲜全图》第八图“咸镜南道”、第九图“咸镜北道”均清楚标明,当时伪满和朝鲜的边界线是从大正峰(今国内地图标注为将军峰,已在朝方一侧)一线划过,整个长白山天池完全属伪满通化省及管辖。1712年清政府竖立的定界碑也清楚标注于“大正峰”下。长白山天池之所以成为中朝两国的界湖,是1962年《中朝边界条约》签定后划定的,当时我国政府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了照顾所谓的“兄弟情谊”,才划了一半出去;现在有韩国人还叫嚣天池全部连同所谓的“间岛”地方都应该归他们所有,简直是无耻之极啊! 上述这两块区域即便是处于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权“满洲帝国”的管辖下,也从未划入苏联或朝鲜的境内。这说明编绘者是遵循了固有的、传统的边界划分的原则,就算朝鲜作为日本领土范围内的殖民地,也没有把天池给挪过去。 其三、阿克赛钦及藏南地区:《掌中支那全图》第十二图“西藏”,其中清楚标明这两块区域完全在中国境内,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也找不到踪影;这说明日本并不认同“麦克马洪线”的存在,而承认其乃归属于中国之领土。 其四、 钓鱼岛:《掌中日本全图》第八图“台湾·关东洲·南西诸岛”中的“南西诸岛”,对钓鱼岛所在位置并未标注有“尖阁诸岛”的字样,仅仅将赤尾屿命名为“大正岛”。所谓的“大正岛”根本就是日本处心积虑制造的纯为窃土之用而混冒的岛名。鞠德源先生在其《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辨》一书对此有专门而具体的论述,认真研读该书可尽得其详矣。 其五、不承认(外)蒙疆藏有任何的独立地位:《掌中支那全图》第一图“支那全图”、第十一图“新疆省”、第十二图“西藏”、第十三图“外蒙古”以及《掌中世界全图》第一图“亚细亚(主部)”等等,都是毫无异义归属中国领有而编入的;虽然“外蒙古”图幅中的在蒙古字样下附注了“蒙古民国”、在唐努图瓦字样下附注了“苏联之保护国”,但还是认同它们主权归属于中国所有,并不承认其具有主权独立的国家地位。 题外话 “掌中系列地图册”除了《掌中日本全图》和《掌中朝鲜全图》在国内众多的交易网站或旧书网站好象一直没有出现过,其余的都陆续得见。从价格上看参差不齐(日本的旧书市场亦如此),低到几百,高达上万,甚至也有高得十分离谱的。那年与图友大副相争不得之后,曾在网上向某地一卖家询问其欲售之《掌中支那全图》,不料对方开出63万元的天价,说是海内孤本,距今已有63年,按一年一万算,63年就须63万元!有日本人出价20万美元他都拒绝之。简直拿人当外行打整了!收藏趣事,兹录于此,且作笑谈耳。 话说回来,一些“掌中系列地图册”在日本的旧书网站上的价格非常低廉,折合人民币还不到200元。藏友们如能克服语言、支付的障碍,倒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收藏渠道。 (2008年8月6日原作,2019年5月20日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