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守望者
标签
收藏研究
传统文化
地图守望者

天津老地图(四)

发表时间:2019-08-04 23:57

DSC06929.JPG

天津老地图(四)

     这是一张战前日本人编绘的《天津市街地图》,呈长方形约四开大小。单面套色印刷(37×62CM),无出版时间及版次,仅注明该地图由日本国际观光局公认(ジャーパン·ツーリスト·ビューロー)、野崎自动车商会旅客案内部编制,燕尘社印刷部发行。

    地图展示的区域以租界为中心,同时涵盖了天津旧城和特别管理第一区(原德租界)、特别管理第二区(原奥租界)和特别管理第三区(原俄租界)。未注明比例尺。左上方辟一角作文字解说——“天津概观”,下列凡例,有大道、中道、小道、堤防、铁路、电车、河川、湖水、铁桥、桥梁、渡船场(轮渡码头)、租界界线等。

     该图着重以不同颜色标示出了四国租界及三个特别区的所在范围,其他区域多未着色。街道路名、房屋建筑、名胜景点等亦多摘取较为重要和有名的进行标记,如各国领事馆、兵营、工部局、特别区管理局、电报局、邮局、医院、教会、电影院、公园、体育场等,整体内容稍显简单粗略。实际上,这是一份供日本侨民或来天津活动的日本人参考使用的旅游观光指南地图,就当时而论,即便难以面面俱到,但也算差强人意了。

    图内所附“天津概观”所述内容如下:

    位置 北纬三十九度十分、东经百十七度十分,由门司(今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门司区)始发940海里,白河口始发37海里,北京始发87英里。

    面积 天津全市约600万坪(日本土地面积单位旧制,一坪约合3.3平方千米)。日租界40万坪,英租界160万坪,法租界30万坪,意租界约15万坪,旧比利时租界25万坪,旧俄租界110万坪,旧德租界60万坪,旧奥租界20万坪。

    人口 天津总人口约120万人。日本5300人,英国20000人,美国15000.,法国300人,意大利80人,比利时40人,俄国4000人,德国150人。

    沿革 天津的由来始于明初洪武元年,西历1368年置天津三卫镇起(天津三卫实际在1404年后设立),至明永乐二年,西历1404年筑城。西历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天津辟为商埠,英法两国首先开设租界,北清事变(指义和团运动导致八国联军入侵)后,日俄德奥意比诸国相继设立租界。一战后,德奥比三国先后归还租界给中国政府。

    海路 往来天津的(日资)轮船公司主要有日本近海邮船会社、大阪商船会社、大连汽船会社等,其他各国往来的轮船也不少。

    白河即海河 北清事变后由各国领事团组成的海河工程局长期专心致力于河道的疏浚改造,吃水167英尺,二、三千吨级的船舶已能停靠法租界码头,在日租界码头也可以得见临近停靠的大船舶。

    贸易概况 天津贸易额大致比较(单位海关两),日本 43,660,800。美国 35,284,100。英国13,654,800。香港 13,285,900。德国 6,396,200。法国 2,402,400

    天津主要出口物资 棉花、花生、核桃、豆类、毛皮、鸡蛋等。

    日本主要出口物资 海产品、药品、白糖、棉布、纸、电器材料等。

    主要游览地 大和公园(日租界)。维多利亚公园、公墓、赛马场(英租界)。法兰西公园(法租界)。俄罗斯公园(原俄租界)。意大利公园(意租界)。河北公园、李公祠、清真寺等。

    作为旅游观光地图,编者以醒目的绿色绘出了诸如公园、体育场之类的休闲娱乐场所,其中租界地内的十大街心公园——久不利公园、皇后花园、义路金花园、维多利亚花园、意大利花园、海大道花园、俄国花园、大和公园、法国花园、德国公园,多依照英国著名城市建筑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的“花园城市” 理论规划建造,设计先进,规划合理,格局优雅,已达世界最高水平,成为当时华北最适宜居住的近代化城市住宅区。

    这十大公园在图中标绘出的有:

    大和公园,日租界当局于1906年在今多伦道与山东路之间建造,俗称“日本花园”,抗战胜利后改名“胜利公园”,解放后为天津少年宫所在地,1961年公园拆除,此地另建“八一礼堂”。

    维多利亚公园,图中作“ビクトリヤ公園”,也叫做“英国公园”,1887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五十周年而修建,位于今解放北与大沽北路之间,是天津历史最早的公园。抗战胜利后易名“美龄公园”,解放后改称“解放北园”,因临近市政府大楼,又惯称“市府公园”。

    法国公园,图中作“仏国公園”, 始建于1917年,1922年完工,位于和平区市中心地带,环绕在环状花园路正中间。1941年改名为中心花园,1946年更名“罗斯福花园”,解放后称“中心公园”至今。

    俄国公园,图中作“露国公園”,位于河东区海河边,是唯一临海河的租界公园。始建于1902年,1924年俄租界收回后改称“海河公园”,1939年日军进占,毁园改造成军用仓库和码头,公园自此废弃。

    德国公园,图中作“特別区花”,位于河西区解放南路,曾经是天津北洋西学堂所在地。始建于1895年,解放后改称“解放南园”至今,与解放北园遥相呼应。

    意大利公园,图中作“伊国公園”,位于河北区民族路中段东侧,建于1924年。解放后在公园旁边的“意大利回力球场”原址修建第一工人文化宫(简称“一宫”),1958年公园并入文化宫,更名为“一宫公园”。

    此外,在特别管理第一区南侧的大块标为“花”的绿色块状地带,即有名的“李家花园”, 俗称“李善人花园”, 前身叫“荣园”,乃津门富豪李春城修建的私家花园。解放后,李氏后人李岐美将花园捐献政府,1951年改建为人民公园。

    英租界的民园体育场,图中作“民園グランド”,位于和平区重庆道。1925年由英国人埃里克·利迪尔(中文名李爱锐)主持设计改造,次年落成,为当时亚洲规模最大、最先进的综合体育场,并取代了坐落于英租界红墙道(今新华南路)的“英国球场”( 图中作“レグレーション·グランド的老大地位,跻身天津第一体育场的宝座。

    地图的编制出版时间虽未注明,但大致可推定在1937年至1939年期间。而其编制出版机构野崎自动车商会,在地图右侧框外加盖了该商会的印章,上有商会地址“北京崇文门大街一九九”和电话号码,估计是一家开办有长短途客运服务的汽车公司;负责印刷发行的燕尘社社址也在北京,亦为日本人开设的带有半官方性质的文化间谍出版机构,编印出版过相当数量的各类涉华书籍,惜详情暂无可考。

(2019年3月30日)DSC06930.JPGDSC06931.JPGDSC06932.JPGDSC06933.JPGDSC06934.JPGDSC06935.JPGDSC06936.JPGDSC06937.JPGDSC06938.JPGDSC06939.JPGDSC069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