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今思昔,欢庆祖国七十华诞 ——记一本“解放版”《复兴中国新地图》发表时间:2019-10-23 23:28 抚今思昔,欢庆祖国七十华诞 ——记一本“解放版”《复兴中国新地图》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一九四九年之时,苦难深重的中华大地即将迎来彻底告别黑暗的光辉黎明。这是一个崭新的、中国人民昂首挺胸站起来了的大时代!饱经三座大山压迫、欺凌的劳苦大众无不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翻身得解放、走向新生活的喜悦之情充盈在华夏大地、各行各业。人们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中国的诞生,积极投入到新生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去。地图出版也同样是如沐春风、当仁不让,在新中国正式宣布成立前夕,为表达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和崇敬,不少地图出版机构竞相出版向新中国诞生献礼的“解放版”全国地图。 笔者所藏《复兴中国新地图(解放版)》,上海复兴舆地学社九月十日初版,邵越崇编著,十六开精装本,含地图25幅,附说31页。此时距开国大典举行之日不足一个月。编者在“全国附说”开篇即言:“我国人民自称为中华民国,简称中国;今解放战逐步胜利,以崭新姿态,共产党领导成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到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才正式决定新中国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面世,也使得“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个十分短暂的非正式的国名在中国地图出版史上留下了一个特殊的印记。 这本“解放版”地图突出行政区划地名为主的人文地理要素,无地形地貌的体现,各省以不同颜色区分,标注了山峰、河流、湖泊、运河、淤河道、沙漠沙滩、长城、柳道或边堡、铁路(已成及未成)、公路(红色,已成及未成)、大路、航路以及电报局、无线电台、关隘或桥津、采矿地、陵墓、古迹等等。其编制要点则立足于如下几条: 1、有别于旧版的《复兴中国新地图》,新版为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后的最新改订编制,根据新近解放区行政区划进行更正,如内蒙古自治区、平原省、海南省(冯白驹领导的中共琼崖临时民主政府)等。同时依据解放地理教材参酌增补,以适合中等学校地理教学应用,力求达到详明精确,同时也可供一般普通大众参考。 2、图幅顺序不同以往。首列行政区划全图,分省图依编者所言,即“尤因此后政治中心集会于华北,北平为我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之国都,故以华北诸省分列于前,次列东北六省及察绥,再列华南、西南、西北诸省”。取河北为首,先北后南;一改过去江苏为首,先南后北的顺序。这是新旧两个时代地图编制上的一个大变化。 3、为照顾社会各界人士的实际需要,着重表现了对地名的标注,分别按国都、省会、直辖市、省辖市、县治、设治局·管理局、重要镇市、村集、藏地首城标记,相当详尽,略胜同时期坊间所出多数一筹。编者亦自诩“比较繁荣市镇,敢说已少遗漏。在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上所取地名,更不嫌其详,可称尽善尽美。”缺点是大比例尺图幅注记符号过多势必造成负载量过大,显得密密麻麻,阅读较为费劲吃力。 4、图后所附各省简要说明,大致依照总说、自然概说、人文概说、省会(及重要城镇)四个方面,详细记述各地交通、物产、民情、名胜概要,取材务求新颖,对抗战时期及解放区的实况搜罗甚多,以符时代需要。说明最后,还专列了“西北区新行政区划”的条目,介绍了图幅内未标示出的陕甘宁行政区、晋西北行署和晋南行署,陕甘宁行政区即陕甘宁边区,新中国成立后,边区建置撤销,政府解散;晋西北行署和晋南行署在1949年初由原晋绥边区拆分设立,其后不久都归属山西省管辖。 5、该版地图所以内容、资料的蒐集调查截至于付梓时止,从说明末尾的“解放国土面积、人口、城市、铁路统计”中可见,解放区面积已近三百万平方公里,占全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面积的30.87%。人口接近三亿,在全国总人口四亿七千五百万的58.77%。实际控制县级以上城市1061座,含特别市九座,省会城市二十一座,重要海港十二座。通车铁路一万七千多公里。全国彻底解放指日可待,故编者满含喜悦之情称:“值此解放战争逐步发展之期,联合政府即将成立之际,日后建设之猛进,在意料中,当候再版时改正之。” 在这本“解放版”地图发行十一天后,即9月21日,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27日大会讨论通过四个决议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北平改名为北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本年为一九四九年。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10月1日,开国大典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古老的中国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七十年过去,我们高举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地走在中华复兴的康庄大道上。翻开这本泛黄的老地图,思绪回到那激情四溢的革命年代,前辈们在迎接新中国到来的时刻,是多么地自信和骄傲。抚今思昔,这是何等地令人感慨啊! 附目次 第一图 中国政区图 第二图 河北省、平原省东部、北平市、天津市图 第三图 山东省、平原省东部、青岛市图 第四图 河南省、平原省西部图 第五图 山西省图 第六图 陕西省、西安市图 第七图 辽东省、辽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沈阳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图 第八图 吉林省、松江省图 第九图 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图 第十图 察哈尔省、绥远省、热河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图 第十一图 江苏省、南京市、上海市图 第十二图 浙江省图 第十三图 安徽省图 第十四图 江西省图 第十五图 湖北省、汉口市图 第十六图 湖南省图 第十七图 四川省、重庆市图 第十八图 西康省、台湾省图 第十九图 福建省图 第二十图 广东省、海南省、广州市图 第二十一图 广西省图 第二十二图 云南省图 第二十三图 贵州省图 第二十四图 甘肃省、宁夏省、青海省图 第二十五图 新疆省、西藏地方图 |